Technical · Interview · Career
本文特邀作者-----Rick Sun
USC CS博士,自2003年至今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中多个领域的科研工作,包括高效搜索算法,机器人无人驾驶系统动作和路径规划, 多机器人协同限制条件下资源分配,贝叶斯网络等。Rick Sun曾先后在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会议IJCAI, AAMAS, ICAPS 和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,其研究成果被加拿大宇航局应用于国际空间站机器人系统。他曾担任国际人工智能大会IJCAI,AAMAS等会议Program Committee,是最早从事无人车领域科研的少数中国人之一。2013年,Rick Sun在硅谷创立了高科技在线教育和职业培训平台——来offer,3年来已培养1200多位优秀华人工程师,遍布硅谷一二线公司。
翻开2003年申请美国计算机博士的论述申请书,上边写着 'My career goal is to become a respected researcher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, if given the opportunity, to become a university professor.' **至今,我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作,尤其是无人车科研开发已经14年**了。
’人工智能是什么? ‘
我的理解是,通过大量的数据的借鉴,学习和推理,使得机器系统具备某一个领域专家级的判断,决策和执行能力,甚至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超过该领域最杰出的人类专家。 目前AlphaGo毫无疑问已经在围棋领域做到了这点。
有人问,人工智能不就是下围棋么?和我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,我又不下围棋。这篇文章就是告诉大家,未来的10年,AI 人工智能,尤其是无人驾驶汽车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。2007年,当乔布斯拿着第一代iPhone告诉世界'It will change the world' 的时候,很少人会相信他所说的。
很多人想,不就是个手机么?
但当十年后的2017年,移动端数据传输量已经首次超过台式电脑,达到51.3%的时候,人们才发现,过去的10年,智能手机,作为移动端计算设备,真正改变了全世界60亿人口的生活方式!移动端最大的贡献,是实现了跟随终端每个人类用户的数据采集。这才是人工智能过去10年以及未来50年得以急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源泉:
每个人到过什么地方?
做过哪些搜索、支付行为?
用户习惯是什么?年收入是多少?
以及你将来有可能要购买什么商品?
……
无不可以从采集到的用户数据推算出来。
举个例子, Uber这个随意叫车的idea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想到过,但它之所以今天才诞生,是依附于智能手机的普及:每个地区,在每个时间段中有多少打车用户,需要分配多少辆汽车,用户的流动方向是什么,随着天气、人口密集度的突然变化,如何更好的调配汽车资源使得等待时间和用户体验更加优化......
这一切的背后是手机对于数据采集、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数据和调用资源分配算法计算得到的。而无人车,作为人工智能的又一突破性应用,将会是下一个10年、甚至50年改变人类社会的又一革命性的发展。
无人车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:
UGV 军方背景时代:2001 - 2007
2001年,因为战争中的大量伤亡,美国国防部出台法案:到2015年,美军1/3的地面作战车辆必须为无人驾驶。 (Section 220 of the FY2001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)。 自此,DARPA (美国的国防科工委)成为无人车辆科研的先驱。当时无人车的英文名称为Unmanned-Ground Vehicle (UGV) 一听就充满了军事的味道。
2004年,为促进无人车发展,DARPA组织了第一届无人车拉力挑战赛Grand Challenge, 赛程穿越加州到内华达沙漠,全程150英里。参赛队伍包括斯坦福,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顶尖高校,然而,没有一个参赛队完成比赛。就连表现最好的卡内基梅隆队,也只是行驶了约7.3英里。
2005年,仅仅1年之后,由我导师的导师Sebastian Thrun领军的斯坦福大学队Stanley就完成了拉力赛全部路程,并夺得第一名。卡内基梅隆大学屈居第二。
2007年,第三届也是最后一届Urban Challenge, CMU无人车队Tartan终于夺得第一名。我的导师Sven Koenig和Maxim Likhachev共同研制的D* Lite 等路径搜索算法被应用在Tartan当中。
至此,无人车辆已经初步具备在野外自动驾驶,穿越100英里的能力。
Driverless Car谷歌时代:
2007 - 2015
2007年谷歌CEO Larry Page(拉力. 佩奇)回斯坦福找到我导师的导师Sebastian,邀请他加入谷歌,并领导无人车项目。在加州Menlo Park的一次AI论坛上,Sebastian讲述了具体的经过:
Larry问: 我们能实现无人车在加州的城市街道上路么?
Sebastian回答:现在还不可能。
Larry 再次问到:技术上,有什么困难么?
Sebastian 想了想说: 没有。
Larry说: 为什么不尝试一下?加入Google吧。
自此,Sebastian加入Google ,并担任了Google副总裁,创建了Google X (谷歌研究院),亲自领军无人车项目。2015年,来自CMU Urban Challenge车队的核心成员等科研第一线人员加入Google, 如Chris Urmson,大大充实了谷歌无人车的力量。
至2015年,Google无人车已经在加州城市街道测试中,实现30万英里无重大事故,完全超越保险公司所定义的最安全的驾驶员人群的驾驶平均纪录。
Self-Driving Car时代:2016-未来
2016年后,无人车的名称从Driverless Car更新为Self-Driving Car。新名称已经不再是无人驾驶车辆这样的科研名称,而是着重强调了自动驾驶,完全的商业名称。
自2016年,无人驾驶的科研从Google的一枝独秀,到大量顶尖科研人员从谷歌出走,成立自己的无人车公司:Chris Urmson作为前Google 无人车CTO ,出走创立了自己的无人车公司Aurora;
Tony Stentz, 卡内基梅隆大学杰出机器人及无人车教授,加入并领军Uber ATC。 同时,Tesla,百度,福特,奔驰,宝马等巨头,无不加紧投入,展开无人驾驶技术的科研和开发。无人车将在未来10年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。
而我导师的导师Sebastian Thrun更是努力倡导无人驾驶技术的推广,并在创立美国最大IT科技推广平台Udacity之后,和奔驰、宝马、Uber、滴滴等公司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推出了唯一正式的无人车工程师课程。
Rick Sun与Sebastian Thrun
未来无人车将会如何发展?
10年内无人车将会如何改变世界?
请听下回分解。
本文首发于硅谷新青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