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view · Career
Club小助手:首先感谢两位来自芝加哥的学长来微信群和大家分享经验!两位本科、硕士都是CS专业,绝对是科班出身了,那么你们觉得这么多年在学校学到的CS知识足以应对面试和找工作吗?
Richard:总的来说,学校的课程还是偏重理论但缺少实践的。比如,学校的算法课基本都不讲代码,只讲理论,但面试的时候却主要考察你的编程能力。
Ruoyu:我同意Richard学长的观点!大公司一般为general hire,应聘者基础知识扎实就行,公司会花时间精力培养你;而Startup往往要求你进公司能马上投入工作,因此更看重专门技术,这就需要自己课后有针对性的补课了。当然大家绝对不要认为学校学的东西没用,学校课程其实是非常有用的,能够为你打下基础。在这个基础上,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,你可以自学比较popular的语言,多接触一些前沿技术。
Club小助手:说到找工作,大家对'内推'两个字都格外敏感。请问学长内推对你们找工作帮助有多大?在校生或New grads该如何找内推人呢?
Richard:内推对找工作的帮助的确太大了。我在美国的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内推得来的。除了在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发展人脉关系以外,我建议多去参加在本地举办的tech meetup。一般这种活动上在职人员很多,而且大家都是同道中。如果时间紧张,一些弱联系也可以多利用,比如校友,但还是要花一定时间精力培养感情的。
Ruoyu:内推绝对是同学们获得面试最高效的方法。以我所在的Service Now为例,有招聘需求时,Director都会先问组内人员是否有推荐,他们会优先查看这些被推荐人的简历,没有合适人选才会让职位信息go public。找内推最好是自己认识的人,他们不仅了解你的闪光点、能更好的推介你,而且还能向你透露一些内部消息,比如公司对这个岗位的要求和考察的侧重点。Linkedin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内推资源来源,大家可以多加校友。一些论坛上也有大量内推信息,但质量没有保障,不是特别建议。
Club小助手:两位学长都在芝加哥求学,而现在都到了湾区打拼,那么你们认为在芝加哥找工作和在湾区,公司考察的技能点有何不同?在芝加哥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吗?
Richard:芝加哥和湾区的就业环境,最大的差别应该就是工作机会的多少了。因为芝加哥金融行业发达,所以很多公司要求Engineer对金融或Trading有一定的了解,因此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听一些financial mathematics的课程。芝加哥招人流程一般不是那么正规,尤其对于中小公司来说,找内推是第一重要的。至于技术上的准备,基础算法题目足够了解,并在leetcode上找相关题目强化练习一下就行。
Ruoyu:就像Richard老师刚说的一样,之所以越来越多人来到湾区就业,还是因为工作机会量的差距的确是很明显的。芝加哥的很多职位要求你同时具备CS和金融的相关技能,而在湾区,只要会coding都能找到一份工作。
Club小助手:那么对于找工作时要做的另一件事——刷题,学长有什么好的经验吗?
Ruoyu:刷题的确是挺重要的,即使是CS专业同学,也要靠勤写勤练来提高动手能力。刷题到后期会形成条件反射,看到题目就能反应出答案。面试官不傻,他们看你解题的状态就能判断出你是否做过原题,所以只知道答案对面试非常不利。因此,即便是对题目再熟悉也不能只记答案,要理解整个解题过程和思路,懂得举一反三。
Club小助手:通过内推和打造简历,终于到了面试这一关!两位学长觉得面试中需要主要什么?交流上有什么技巧?
Richard:面试当中,交流的过程和效果是最重要的。有专家说面试时的第一印象在最初的半分钟就已形成;如果第一印象很好,后面的交流就是在巩固这一印象,如果第一印象欠佳,想要推翻这个印象就会更困难了。有时你感觉面试官出了刷题时遇到过的原题,这时候也不能操之过急,因为一般面试中的问题都比较模糊,考察的是你能否在交流中让问题具体化。你需要通过高效的沟通,逐步明确题目要求。在做题过程中,讲出你的think process很重要。大家一定要边讲边写,向面试官介绍每一步的input和output是什么,目的是什么。从开始到结束,要非常有逻辑。
Ruoyu:在面试中,coding只是很小的一部分。即便是最后到了工作岗位上,升职快的人也往往都是情商高、会交流的人。因此在面试过程中,面试官最想知道的是求职者能否快速融入未来的工作环境,所以主要考察的是沟通能力,以及会不会提问。和刚才Richard学长讲的一样,拿到题目后第一步就是交流,搞清requirement,做好design并且向面试官解释你的整体思路,千万一拿到题目就埋头做。还有一点希望大家注意,面试官很可能是你未来的上司,不过在面试中一定要自信,因为双方都是平等的。
Club小助手:两位学长都有换工作的经历,不知道你们在选择新东家的时候,除了待遇高低,还会考虑哪些因素?
Richard:其实不光是跳槽,大家毕业后从学校进入公司,也是一次很重要的转折。在选择offer时,我建议刚毕业的同学尽量去大公司,因为大公司会花更多时间精力去培养你,可以快速成长。对转专业的同学来说,最好选择一份两个专业的知识都能用得上的工作。至于薪资待遇,刚毕业的学生基本都差不多。以我个人为例,第一份工作去的是上市公司,此后的几次跳槽虽然公司越来越小,但随着能力的提高,自己能handle的工作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复杂。因此在一段时间的工作过后,进入小公司的高级职位对人的锻炼更大,自己能对公司产生的影响更大,未来的发展机会也会比在大公司更好。
Ruoyu:我觉得在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有几重境界。如果这份工作自己很喜欢、很擅长,待遇也很好,那当然是最完美的。如果达不到这个水平,那么就选择一家前景好的公司。如果以上两点都无法满足,那自己在这个岗位上有好的发展也是不错的。